第235章 曲线发展,挂靠_重生:从大食堂开始
笔趣阁 > 重生:从大食堂开始 > 第235章 曲线发展,挂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5章 曲线发展,挂靠

  夜里。

  杜少杰盘点了今天的收获。

  【绑定厨师:杜少杰】

  【等级:特三级厨师】

  【当前作品:麻婆豆腐、大千干烧鱼、辣子鸡丁、鱼香肉丝。】

  【综合评价:美味佳肴】

  【附赠:摹拟厨师技能大赛时长(16000小时)】

  【奖励:兑换点(1600点),模拟训练时长(16000小时)】

  【特殊奖励:无】

  【兑换点:9118点\68266点】

  【时长:112700小时\1368996小时】

  杜少杰看着兑换点和时长的增加,不禁露出了笑容。

  这不就对了,有付出有回报,他要是勤快一点,相信很快就能把消耗的时长和兑换点赚回来。

  现在有了51道综合评价为“美味佳肴”的菜品打底,他就可以慢慢磨砺自己的厨艺。

  于是,他直接钻进了模拟场景,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其他菜品的制作。这就是他的计划,训练加氪金,厨神来了也得跪。

  翌日。

  杜少杰起来后,去了一趟局里。

  他都快忘记自己国营职工的身份了,不过他已经想好,等承包期满之后就辞职。

  “你辞个屁的职!你这一天到晚的鬼影子都不见,我正好想和你说这事呢。局里研究了,决定延长承包期3年,两家店的总承包费上调至每年3万元。”

  陈济舟见了杜少杰,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这小子自从承包了小吃部之后就彻底的放飞自我,现在想见他一面都很难。

  他在这个位子上坐了很多年,估计还能干个三、四年,于是就提前把承包的事情定了下来,免得自己一走,事情就乱了套。

  这是他唯一能为杜少杰做的事情了,再往后恐怕也有心无力。

  “谢谢陈局,谢谢各位领导。您放心,我一定会为局里分忧解难,那啥,签订了下一轮承包之后,我这边可以再安置20个人。”

  杜少杰大喜过望,还是那句话,现阶段披着一张“集体企业”的皮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对于陈济舟的一片苦心,他自然是懂得的,所以才会诚心的说一声谢谢。

  “小杜,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,你有能力有才华,我倒不怕你饿死,就怕你步子迈的太大扯了淡。我这边该给你提供的方便都提供,你自己也得谨慎一些。”

  陈济舟毕竟地位不一样,知道当下对于一些事情的争议很大。

  他是在委婉的提醒杜少杰,悠着点,别踩红线。

  “陈局,我要是把一些生意挂靠在小吃部的名下,每年上缴少许的管理费,你看可行不?”

  杜少杰现在做事总感觉缩手缩脚的,这和大气候有关,比如像私人就不能开公司。

  他听懂了陈济舟的暗示,突然有了主意。

  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,个人开公司做生意很多都是采用挂靠的形式,将自己的公司挂靠在集体企业名下,个人出资、自负盈亏,每年交一点管理费就完事。

  很多日后知名的企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。

  “可以!这件事我们已经讨论过了,没什么问题。另外,小吃部的名称也要改,回头你拿着文件自己去办手续。”

  陈济舟说完,就挥挥手示意杜少杰去找具体的人办事。

  杜少杰记住了陈济舟的这份人情,几天的功夫就办理了新的手续。小吃部正式更名为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】,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。

  晚上吃过饭,他把苏大鹏喊到了自己的私人厨房。

  “大鹏,你不是一直想着扩张吗?现在机会来了”

  杜少杰也不卖关子,直接说了如何挂靠、如何扩大经营规模的路数。

  挂靠其实就是私营企业的内核,集体企业的皮,是钻了某些方面的空子,但又能被各方面认可的经济活动形式。

  说白了就是一种变通的方法,还不会出事。

  苏大鹏越听眼睛越亮,就连看向杜少杰的眼神都有了一丝崇拜。毕竟现在有很多事情也是刚刚开始,以他的层面还接触不到。

  别看他和杜少杰合伙有好几家门店,骨子里还是个体户。

  “太好了!经你这么一说,我就明白了。少杰,咱们干吧,你拿出个章程来,我听你的。”

  苏大鹏这人有个优点,既然他认准了杜少杰,就很自然的把自己摆在了从属的位置上。

  这么些年,不争不抢,主打一个听话。再凭着他和对方的关系,深得杜少杰的信任。

  “好!接下来咱们办一个公司,挂靠在饮服公司这边。然后把各家门店装入咱的公司,一切就理顺了。”

  说干就干,杜少杰先向局里做了报备,然后苏大鹏出面和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】签订了挂靠协议,每年的挂靠费是1000元。

  于是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第一分公司】粉墨登场。

  随后,苏大鹏将各家店的营业执照都换了,全都变成了一分公司下属经销部。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扩张,想开多少家店就开多少家店。

  接下来就是【大盘鸡】专卖店,杜少杰和董军谈了谈,对方的态度很积极。

  杜少杰就让王玉秀出面和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】签订了挂靠协议,再次成立了一家公司,挂靠费还是每年1000元。

  这家公司就是二分公司,未来所有的【大盘鸡】专卖店都会装入其中。

  一分公司的负责人是杜少杰,二分公司的负责人是董军。以后就随他俩去慢慢折腾吧,反正他也懒得继续投钱,就让他们自己滚动发展。

  “啥叫滚动发展?就是用店里的利润进行再投资,你不是想开分店吗?开分店我不会从口袋里掏钱,全靠你们的钱支撑。”

  杜少杰决定从这个月开始不再抽离利润,用以支持企业的扩张。

  两家公司都配备了专职的财务人员,采购人员,配送人员等等,办公地点就在之前的卫校食堂。

  暂时先腾出来了两间屋,临街的空地会盖一栋五层楼。

  一二层是商业门面,三四五层是办公室。

  这个工程交给了市一建,马经理正在帮忙跑前期手续,很快就可以开建。

  “这段时间大家麻烦点,进出需要走后门。因为前院马上要进行施工,所以前后院会用暂时隔开,明白了吗?”

  杜少杰召集大家开了个会,包括苏大鹏和董军都在,这些话就是说给常驻在卫校食堂这些员工说的。

  施工这段时间肯定比较杂乱,一是要注意安全,二是要保证食品卫生。

  “明白了!”

  大家纷纷表态,杜少杰便宣布散会。

  两家分公司的员工,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局里安置的待业青年,少数是从外面招聘的。

  “少杰,我这边制作【德州扒鸡】的人员还得增加,你再给我调四个熟手过来,行吗?”

  苏大鹏有了详细的扩张计划,店门数量增加之后,【德州扒鸡】的供应压力也随之增大,自然需要扩大制作规模。

  “没问题,三天内就可以办妥。”

  杜少杰笑着点点头,他当然很乐意。

  日前他还接收了20名待业青年,几乎没打起一点浪花就消化完毕。

  但两家公司将所有的工作理顺,还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。

  一个月之后,一分公司的【德州扒鸡】销售门店增加到了16家,基本上覆盖了城市的重要区域。

  而【大盘鸡】专卖店扩张起来就比较费事,一个来月的时间只增加了一家门店。

  董军的目标是到年底争取将门店的总数增加到三家,到明年,门店总数争取增加到五家,这恐怕也是一两年之内的极限了。

  公司化运作之后,王玉秀的自由时间反而多了起来。

  这么多的【德州扒鸡】门店,她每天有选择的去几家店转转,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小女儿身上。二分公司那边她只是挂了个名,实际上根本不管事。

  另外,以前小吃部的两家店,也相应的做了名称变更,分别叫做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民主路饭馆】和【光源餐饮服务公司春风巷饭馆】。

  这两家饭馆的负责人是于建新,运作模式基本不变。

  一直到五一前,杜少杰才彻底清闲了下来。

  这天下午,他抽空去看了钟福祥,对方愁眉苦脸的。

  说实话,一个优秀的厨师不见得是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。杜少杰曾经系统的学习过餐饮管理,而且实践经验丰富。

  钟福祥虽然在大饭店干过,杜少杰之前也对其充满了信心,但事实证明,他自己经营的不是很成功。

  “我现在的情况就是每个月略有盈余,虽然比挣工资强点,但是操心啊,生怕一不小心就亏损了。”

  钟福祥倒没有瞒着杜少杰,实话实说。

  杜少杰也没办法给出具体的建议,每个人的思路都不一样,说多了还讨人嫌。

  “钟师傅,你这是想打退堂鼓了?你要是想转让餐厅,我不反对,反正不管谁经营我都是收租金。”

  “我倒没这个意思,只是最近突然有了个新想法,你帮我参谋参谋。我觉得之前的生意不好,主要是因为餐馆的定位出了问题,菜品的价格太贵了。

  我就寻思,还是搞个大众化的项目比较好。想来想去,我觉得火锅不错。要是开火锅店,楼上的格局就要重新改造,你说呢?”

  但钟福祥接下来的一番话,倒是让杜少杰挺惊讶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