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阅的故事_春秋:中兴之主
笔趣阁 > 春秋:中兴之主 > 第三十三章 阅的故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三章 阅的故事

  正如百里奚所说,昱的确是个聪明人。

  “我现在可算明白了夫子您说的天下以名为先了。”

  昱跪坐在他寝室的案桌前,与他坐立在对面的是阅。

  “天下人不都是尊从名义吗,没有名又怎么能够号令天下呢?

  现在的诸侯都窥觊天子之权,只是他们不敢说,更不敢在明面上不从天子,除了楚国那个蛮夷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之外,哪个大国没有二心呢?”

  “夫子,您说的是晋国和楚国吗,他们都想取代天子?”

  “不止如此,诸侯们在看王室衰败后都是这样。他们忌惮天子的名,不敢打也不能打,只能通过争霸暗中积蓄力量,等着那个名正言顺的机会。”

  阅放下了手中的竹简,心思不由飘向远方。

  他是洛邑人,纯正的洛邑人。

  可他不是出生在洛邑,他在王畿的周地出生,那里是周公一脉的封地。

  周公一脉向来都是规矩繁多,对先祖周公旦提出的周礼推崇至极。

  从小阅就被宗亲教导要懂得忠君爱国,在长大之后送去了成周学礼知法。

  他曾经问父亲:“为何天下的人都要向天子臣服?”

  周公忌父说:“因为天子是天下的共主,先有武王伐纣才得以创立如今的国家,所以大家为了感激天子的仁德,将天子奉为天下之主,并心甘情愿的奉献出他的宝物用以感激天子。”

  阅说:“可是我听闻,孤竹国有两个公子伯夷和叔齐,因为让位的美德而离开孤竹国;商纣独夫当道,他们劝谏武王不要以下犯上,倒行逆施,武王没有听从而攻破朝歌,这两人就不愿意接受天子的统治而在首阳山上饿死,请问这是真正的仁德吗?”

  忌父给了阅一个脑瓜崩,让他不要乱说话。

  “作为臣子怎么能够随意的议论先王,先王伐纣是为了天下免去屠戮和商纣暴虐的统治,怎么能算是不仁义呢?伯夷和叔齐愚忠暴君,饿死是他们愚蠢的表现。”

  年幼的阅捂着脑袋,脑子里想的更多了。

  天子要是无道,其他的诸侯国会不会带兵讨伐?

  先天子幽王不就是玩弄诸侯,荒淫无道而让犬戎讨伐的吗?

  (烽燧在西周时还没有出现,太史公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是希望后人能有前车之鉴)

  那为何他们都在用言语污蔑犬戎,并且感激和犬戎一起讨伐幽王而立平王的申国呢?

  申国对天子用兵,是为不臣;联合犬戎,是为不义。

  那为什么不厌恶犬戎而感激申国呢?

  阅很迷惑,因为他不知道幽王废长立幼而带来的祸端,他只知道,父亲说的是错误的,天下的人并不是真的忠于天子。

  他翻开历史一查,这历史上没有年代,横横竖竖都是写的仁义道德。

  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得而知,能知道的,就是天下的权柄掌握在仁德的手中。

  “只要王室还留有仁德,就还是天下的共主。”

  阅不知道辅佐衰败的王室是不是愚忠,天下早晚都有更换的一天,等到那一天,衰败的周室又会有什么名义呢?

  会是宠信美人败坏国家,还是听从小人让国?又或者被他国强大的兵力震慑弃国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