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帝王逻辑_家父汉武帝!
笔趣阁 > 家父汉武帝! > 第52章 帝王逻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2章 帝王逻辑

  帝王的思维是反人性的。

  屋内或坐或立的这几位,哪位不是人杰中的人杰?

  从歌女一步步当上皇后的卫子夫,从马奴到大将军的卫青,还有生于贵胄的平阳公主....每一个人的传奇经历都不可复制,每个人都有资格在史书上自立一传!

  但,现在是棋手和棋手的对决。

  说句难听又现实的话,这些棋子,还不配坐在刘彻对面!

  帝王权谋,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高度!

  在那云山雾绕间,只有刘彻一人!

  卫子夫着衣毕,最后戴上凤冕,

  “我去了。”

  卫子夫看向儿子,心中想着,

  只要熊儿还在,未来就有无限可能。

  刘据起身,

  “娘,您慢走。”

  卫子夫点头,出府,上车驾,进宫。

  屋内就剩下了四人,卫青看着姐姐离开的背影,似有所悟,起身也要离开。

  平阳公主皱眉问道,

  “你去哪?”

  “我也进宫求情!”

  平阳公主刚要开口阻拦,刘据声音平静道,

  “大舅,这事和你没关系。”

  卫青僵住。

  “熊儿,这是卫家的事,怎么能和大舅没关系?大舅也姓卫啊!”

  “大舅,”刘据看向卫青,认真道,“你去了,只会把事情弄得更麻烦。

  表哥贪的是军马钱,娘亲和军队没关系,娘亲去求情,再大也不过是个治家不严的罪名,甚至说,可大可小,连个罪名都算不上。

  可您去了呢?

  卫家的公孙敬声贪了马钱、您是大将军,是征匈的三军主将,您和这事要是牵上关系,兵还带不带了?

  大将军自家人贪了军费,大将军还入宫求情,

  您手下的兵马难道就不生二心?

  你要是进宫,父皇根本就不会见您,还是别浪费功夫了。”

  刘据一口气说了很多,声音不大,但一字一句中却似乎应合天道,让卫青听的心服口服,

  平阳公主深深看了熊儿一眼,拉住卫青低声道,

  “现在都听熊儿的。”

  卫青无奈点头。

  刘据沉默,继续思索,

  如果想跟上父皇的思维,也要同样的反人性。

  娘亲这颗棋一定要落下去,不,是送出去。

  皇后说来好听,也不过是皇帝的臣子,寻常臣子害怕在朝堂上犯错,这是正常逻辑。

  而在君王的立场,他喜欢臣子犯错,而且是犯大错!

  夸张点说,除了觊觎皇位的任何大错都可以!

  君不见,秦始皇把大军托付给老将王翦后,王翦坐地起价,在出征前,明着跟祖龙伸手要钱。

  君不见,明朝大权臣张居正“精于谋国,拙于谋身,”一个能把国家大小事治理如此巨细的文臣,会贪图几个银子?

  君不见严嵩、和珅,大贪特贪,名声恶臭!

  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。

  他们主动把刀递给皇帝,传递给皇帝一个信号,

  陛下,您放心,就算我手里有权,但我犯了这么大事,您想什么时候杀我都可以!我的命就在您手里握着!

  从百姓视角来看,

  这种大贪官为何没人能管管他们,殊不知,这才是皇帝最喜欢的官员。

  要主动犯错,犯大错!

  卫子夫太完美了,

  可你到底是个臣子!

  在刘彻看来,你把自己搞得那么完美干什么?你要那么多赞誉干什么?

  你的亲族犯了这么大事,你也不求饶,如此爱惜羽毛,是要图谋什么?!

  这才是皇帝的反人性逻辑。

  卫子夫必须去,卫青也必须藏好,

  这是刘据暂时应对的两步棋,但,远远不够,这场政治浩劫,什么时候结束,都取决于便宜老爹。

  因为他才是制定规则的人。

  “青儿...”

  “大姐!”

  卫君孺缓缓睁开眼睛,卫青赶紧扑到大姐身前,卫君孺神色迷茫,忽然想到自己儿子被朝廷抓走了,瞬间悲从中来,压抑着抽泣起来,

  “我...没了敬声,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...”

  卫青低下头,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大姐。

  “大姨,”刘据走过来,“您放心,谁死,表哥都死不了。”

  哭声一滞,卫君孺只当是熊儿在安慰自己,犯了掉脑袋的大罪,公孙敬声怎么可能不死呢?

  卫君孺伸手抚摸着刘据的脸,

  感动道,

  “好孩子,大姨谢谢你。”

  刘据也知道大姨不信,不过没必要解释那么多,

  起身道,

  “我得赶紧回宫了。”

  卫青不解道,

  “熊儿,这么急做什么?”

  刘据摇摇头,嘱咐道,

  “要是表哥来了,告诉他,去东宫。”

  说罢,匆匆离开。

  只留下满脸茫然的众人。

  但卫青听明白了一件事,熊儿口中的这个表哥,

  不是公孙敬声,而是霍去病。

  双方棋手已然坐好,

  只等落子。

  未央宫

  一块巨大圆形石盘,垂直放在太阳正下方,石盘中心竖着一根铜制指针,太阳走到哪里,那根铜针被晒出来的影子,便指在哪个时辰。

  古代计时的工具,日晷。

  中贵人包桑快步走出,白面上满是汗珠,弯下腰,眯着眼睛趴在石盘上确认过后,又匆匆走回宫内。

  “陛下,未时了。”

  刘彻随意拍打着桌案,有节奏的一下一下,听起来像是哪段宫乐。

  包桑话音落,刘彻手上不停,闭目拍打完这段宫乐后,宫内才是一静,

  “到了申时,就让江充把人带走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包桑身子一颤,憋住突如其来的尿意,

  随了陛下这么多年,他又是嗅到了暴风雨前那淡淡的腥味。

  刘彻睁开眼,用拳头撑住脑袋,

  他亲自把公孙贺父子按住,又叫唯一不属大将军府、大司马府治下的虎贲营去拿人,他自以为给的信息已经够足了。

  到现在为止,朕还愿当这是家事。

  刘彻只愿意等一个时辰,过时不候,

  因为在这种突发情况下,暴露出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反应,再之后,就不作数了。

  也就是说,不管是谁,刘彻只给这个人一个时辰进宫,

  时辰一到,公孙贺父子的事就只能公事公办了。

  当然,最恐怖的是,一个时辰内若是没人来,

  刘彻对卫家的态度,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。

  刘彻不可能离不开谁,

  他这一生,来来去去太多人,有的人活着,也有人死了,但唯有刘彻稳坐在皇位上,屹立不倒,

  缺了谁,朕的大汉都能照样转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