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精准爆破_家父汉武帝!
笔趣阁 > 家父汉武帝! > 第10章 精准爆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章 精准爆破

  “如此~熊儿来过麒麟宫后做了什么,任何人都不得传出去,

  若是有人通风报信...”

  刘彻淡淡一笑,

  杀人或吃人,对他而言,实在太寻常了,

  “族了就是。”

  “是,陛下。”

  中贵人包桑退下,呈圣上口谕,以最快速度封禁麒麟宫。

  刘彻高高挂起,悬在天上,把自己摘出棋局,

  虽然不帮太子据,同样,也不会坏了太子据的事。

  完全中立。

  刘彻撑住脸颊,眯起眼眸,

  他猜不到熊儿接下来会怎么做了,

  喃喃自问道,

  “取畜肉前,要喂上其一顿好饭,让其心悦,再杀之,肉更鲜,

  熊儿...是要给为父做顿好肉吃?”

  太子据雷厉风行,从上林苑麒麟宫一出来还没折返回京城,诏文武百官上疏灾情的奏报,便传入未央宫。

  董仲舒解局提到的第二个难题,

  公司下属并不确定,二领导的命令,大领导到底知不知晓,

  太子据只是在麒麟宫坐了半个时辰,便将此难题迎刃而解,反手又将难题抛回给百官,

  你们不是能猜吗?

  来吧,猜一猜。

  我在麒麟宫待了半个时辰,到底和父皇说什么了。

  不仅如此,太子据的细节同样做得极其到位,

  前脚刚出麒麟宫,后脚就发令,言行中透出的自信,反倒会让群臣更加拿不准主意。

  太子与群臣拉锯战开始。

 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

  你不去狠捶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就会狠捶你,

  这一条,与刘彻的“吃人论”相同,放之古今中外四海皆准。

  神武宫

  “殿下!”

  “据哥儿!”

  “表哥!!”

  刘据风风火火的回到战略中枢,宫中能仕纷纷恭敬问好,

  太子据与董仲舒在半空中交换了一个眼神,董仲舒欣慰的笑了笑,竖起大拇指。

  审卿手捧简牍上前,

  “殿下,这是我们草拟出的平灾策。”

  “辛苦了。”

  太子据扫过简牍,不由心头一震,

  短短半个时辰,竟弄出来如此细节完备的平灾策?

  夸张一点说,

  平灾策上有几项数据,不该出现!

  比如地方郡国输粮数,

  要想得出具体数据,需要在脑中对整个大汉天下所有地方层级的户数、赋税、老幼比例等信息了如指掌,而且还要加上各种变量,

  这是人脑能想、能算出来的?!

  有了这个

  各郡国想紧紧捂住的账册户本,在东宫智库眼中,就完全成为了透明!!

  “地方输粮数是谁算的?”

  平日里冷静的霍光赶紧高举起手,一副想要被夸奖的急切样子,

  “殿下,是我!”

  是霍光啊,那没事了。

  能接过汉武帝后期的大烂摊子,并且摄二帝而不倒,还能令大汉重回巅峰,这种级别的存在,确实是做到什么都不奇怪。

  与他哥一样,

  霍去病打仗,想不出是怎么做到的。

  霍光治国,同样,也想不出是怎么做到的。

  也别管其他,反正这事人家摆平了!

  至于怎么做到的...社会上的事,小孩少打听!

  “很好,帮了大忙!”

  太子据鼓励的看向霍光,

  “嗯嗯~”

  霍光连连点头。

  一脸正气的苏武上前,

  “殿下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“我们把朝廷形势又捋了一遍,您若是要按住百官,只需攻陷这几人...”

  “哦?说来听听。

  丞相庄青翟,侍御史刘屈氂,大农丞桑弘羊,还有陈妃...陈阿娇。”

  胡克定律中提到,在固定材料物体中,会出现应力局部增高的情况,

  假设存在一堵坚墙,就会存在某几个应力最集中的点位,

  刚过易折,

  若想推倒坚墙,不需要费力的全部砸碎,只要找到这几个点位,再从外增加压力,

  即便再坚固的墙,也会脆如白纸!

  如今的京官就是挡在太子据面前的一堵墙,东宫智库适时的为刘据找到了这几个应力点!

  攻陷他们!僵局自解!

  刘据眯起眼睛,坐定,

  玉狗儿上前帮太子披上毛毡,张贺为殿下奉好茶水,

  一盏暖茶入口,将太子在外奔波而沾染的凉意,驱散许多,

  “说说这几人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苏武看向霍光,霍光示意他说就好。

  “殿下,丞相为百官之首,庄青翟能代表朝堂上的一大部分人,只要拿下他,行事便能轻松许多。”

  光是刘据被立太子后,丞相就变了四五任,由最开始的公孙弘,再到接任的朱买臣,

  这两位都是平民出身,父皇意图把其打造成尖刀,冲向豪族大家的尖刀,但均失败,这二人反倒都走向了文官,

  屁股决定思维,

  哪怕这二人都是平民出身,可他们终归是丞相,是要代表群臣利益发声的,

  这就注定,他们早晚会站在皇权的对立面。

  汉武帝时的丞相是消耗品,

  元狩年间,朱买臣自杀,又是换了两任丞相,这才到了今天的庄青翟。

  那用什么法子能拿下庄青翟呢?

  太子据心中已经有了成算。

  “继续。”

  “是,殿下,

  第二位便是侍御史刘屈氂,其父为中山靖王,此人是殿下调动起诸侯国的关键!”

  太子据点头。

  刘屈氂此人却是关键,先说其在朝中的定位,

  侍御史,官属御史大夫,御史大夫主管监察,但却是最高领导,不需亲力亲为,实际的监察权力,就落在了品秩不高的侍御史手中,

  朝廷中什么部门最有权势?

  毫无疑问,是监察部门。

  单论权柄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御史大夫其下官员,甚至比大司农手下管钱袋子的官员们,权力还大!

  丞相庄青翟,是用地位约束百官,

  而侍御史刘屈氂,则是用职能约束百官,

  东宫智库生怕仅拿下庄青翟还不够,更加保险的带出了第二人,侍御史刘屈氂。

  当然,刘屈氂的作用不仅于此。

  他还有另一重身份,

  如今大汉最稳的诸侯王,中山靖王的子嗣。

  中山靖王为刘彻异母弟,子嗣众多,其余子嗣均是推恩分国,唯独刘屈氂这个孩子,被中山靖王送到了京城。

  可见,中山靖王对刘屈氂寄予厚望,

  换个角度说,

  刘屈氂的话,中山靖王会着重考虑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6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6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